主持人:沈冰 副教授
报告简介:阿秒脉冲的时间宽度在阿秒量级(1as = 10-18 s),和原子分子中电子的运动时间尺度可比,因此是探测和控制电子运动的非常合适的工具。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的颁奖理由是:“实验上实现了阿秒脉冲。”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家需要参数更好的阿秒脉冲、并且配合更好的实验终端。比如,提高阿秒脉冲的重复频率,提高阿秒脉冲的光子能量等。
本报告将会简要总结阿秒脉冲的产生历史,给出基于强场非线性光学的高次谐波产生和测量原理,介绍报告人参与过的阿秒脉冲产生和应用的结果:极紫外孤立阿秒脉冲、软X射线波段阿秒脉冲、ELI-ALPS(欧盟阿秒光源)的高重频阿秒脉冲、北京SECUF的实验装置等。
报告人简介:叶蓬,本科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在中科院物理所获得,在阿秒脉冲的产生和应用领域已有10余年的经历。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CL)、匈牙利欧盟阿秒光源(ELI-ALPS)、法国CEA和巴黎萨克雷大学/巴黎综合理工等单位学习和工作。获得过国内第一个极紫外阿秒脉冲,软X射线波段的阿秒脉冲,在ELI-ALPS获得了100kHz高重频阿秒脉冲,同时通过高次谐波光谱学等方法研究材料中的强场激发和超快过程。在Phy. Rev. Lett.,Nat. Commun,Sci. Adv.,Adv. Funct. Mater.,Phys. rev. res., Appl. Phys. Lett. 等杂志发表文章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