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国家奖学金)| 庄正洋:选择热爱然后一往无前
个人简介
庄正洋,2021届中山大学物理学院本科毕业生,后继续在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广东省磁电物性分析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为严忠波教授。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8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4篇(Physical Review B*3, Frontiers in physics)。2024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以及钟盛标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为凝聚态中的拓扑相及相关的输运性质。主要工作包括:提出了贝里偶极子半金属的概念(Physical Review B, Letter, Editors’ Suggestion);发现了非线性霍尔效应在贝里偶极子拓扑相变前后可以出现广义量子化行为(Physical Review B, Letter)。

始于兴趣,终于坚持
从本科生到研究生,身份改变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之一莫过于学习知识自由程度的变化。在本科阶段,学习的主线是课本上的知识,学分的要求和学院的安排划定了学习知识的主要部分;而在研究生阶段,由于课程量的减少,大块的自由时间给与了我们极大的选择学习知识内容的自由度。在浩瀚的物理领域中选择一个方向做研究,兴趣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广泛阅读,找到喜欢的方向然后跳进去,就一定能做一些成果”是我的导师严忠波老师常对我说的话,现在我成为了这句话的忠实信徒。

成于热爱
科学研究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保持热爱和积极则是通往成功的必要条件。这里的“热爱”和“积极”不仅是心态上对自己的方向保持好奇,更是在行为上有意义的勤奋。除了量变的积累,张弛有度也是质变飞跃的先决条件之一。无效率的平凡时间堆积并不能带来非平凡的相变,反而会消磨科研的热情。此外,保持与导师和身边在科研方面走得更远的同龄人的积极交流也尤为重要。有效的交流可以帮助你少走弯路,更快地达到目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