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子谱学的多场耦合力学测量分析系统第一次项目推进会议顺利召开

稿件来源:广东省磁电物性与分析重点实验室 编辑:熊力群 责任审核人:赵福利 发布日期:2025-03-06

 

       2025年2月20日上午,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基于中子谱学的多场耦合力学测量分析系统”第一次项目推进会在中山大学南校园339栋一楼会议室顺利召开。重大科研仪器项目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资助对促进科学发展、探索自然规律和开拓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创性科研仪器与核心部件的研制。本项目由广东省磁电物性分析与器件重点实验室联合天津大学、中国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以及湖南科技大学共同开展攻关研制。会议汇聚了来自上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多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项目进展,规划未来研发方向,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由中山大学张潇悦副教授主持,张潇悦首先对重仪项目的整体申请情况进行了汇报,确定了项目研制规划,明确了项目目标——研制一套能够同时实现宏观多场加载、微结构响应与原子尺度振动学信息测量的先进设备。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随后,各参与团队分别介绍了各自负责模块的研发方案。中山大学团队由刘新智副教授汇报了低噪模拟及优化工作方案,天津大学团队由林强副教授介绍了力热加载装置的研发建造方案,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团队则由程辉工程师汇报了磁加载模块研发及调试安装方案,期间与会专家围绕各模块方案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通过研讨,各团队对项目的技术路线和实施细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后续的协同研发工作指明了方向。最后会议明晰了项目预算分配情况,并计划每月进行一次线上或线下的例行项目推进会,同时根据项目需要不定时组织专题研讨会,针对项目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集中攻关,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

       2月20日下午,天津大学讲席教授陈刚和中国散裂中子源副主任童欣研究员受邀出席广东省磁电物性分析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学术讲座,分别作了题为“原位力学试验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和“中国散裂中子源简介”的精彩报告。讲座结束后,项目团队参观了实验室,并合影留念。张潇悦副教授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的科研设施、研究方向及近年来取得的成果。在交流互动中,团队成员增进了彼此了解,为后续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2月21日,项目团队赴东莞散裂中子源实地考察,参观了由中山大学与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联合建设的高能直接几何非弹性中子散射飞行时间谱仪,以及广东省极端条件重点实验室。程辉工程师和罗伟副研究员介绍了谱仪的结构、运行机制,以及极端条件样品环境设备。团队围绕重仪项目研发展开深入交流。此次考察为项目技术路线规划指明方向,为后续工作筑牢基础。

        重仪项目第一次推进会及实地考察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各参与单位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紧密合作攻克技术难题,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与会人员对项目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期待其为我国科研仪器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贡献重要力量。